跨越天山的知识桥梁—新疆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赋能边疆教育新篇章

admin 阅读:2 2025-09-20 01:28:05 评论:0

在我国西北边陲,巍峨的天山山脉如同大地的脊梁般绵延伸展,守护着这片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广袤土地,这里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孕育出独特的风土人情,但也因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带来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座无形却坚实的“知识桥梁”正跨越崇山峻岭,将优质教育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个角落——这就是新疆教育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空中课堂”,它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更以创新模式重构了边疆地区的教育生态,为千万学子打开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门。

打破地理桎梏:科技赋能教育公平的实践样本

新疆地域辽阔,部分地区学校面临师资短缺、课程开设不全等现实困境,传统线下支教虽能缓解局部压力,却难以实现全域覆盖,在此背景下,新疆教育电视台依托卫星传输与网络直播技术构建的空中课堂系统,展现出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博格达峰顶时,来自乌鲁木齐市重点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已整装待发,他们通过高清摄像设备实时授课的画面,同步传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小课堂、帕米尔高原上的移动教学点以及牧区毡房内的临时教室,这种“一点发射、多点接收”的模式,使偏远地区的孩子得以共享中心城市的精品课程资源,据统计,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对全疆89个县市的全覆盖,惠及超过百万名学生,真正让“天涯若比邻”的教育理想照进现实。

在和田地区某乡村小学的教室里,五年级的古丽米热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是自治区级语文名师工作室主讲人的微课视频,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让原本抽象的古诗意境变得触手可及,课后,她兴奋地说:“以前只能看课本插图想象长安城的样子,现在好像真的跟着诗人游历了一番!”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空中课堂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视野的拓展与思维的启蒙。

文化交融的新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新疆的教育承载着特殊使命,空中课堂在设计之初就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全过程,历史课上,教师会结合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音乐课则安排不同民族乐器的认知与欣赏环节;美术课鼓励学生用画笔描绘家乡美景与民俗活动,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如同细雨润物般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

更令人欣喜的是,平台还搭建了互动交流专区,喀什市实验学校的维吾尔族学生艾力江通过视频连线,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小伙伴共同完成了关于草原生态保护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他们在线上组建跨地域学习小组,互相分享本民族的传统智慧,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守护绿水青山,这种跨越空间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真谛,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教师成长加速器:构建专业发展的立体网络

空中课堂不仅是学生的受益平台,更为基层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研修机会,每周定期开展的教研活动直播中,资深教研员会对典型课例进行深度剖析,指导教师如何把握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策略,昌吉州的一位青年教师感慨道:“过去参加一次市级培训要辗转几百公里,现在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听到全国知名专家的报告,还能在线提交自己的教学设计获取点评。”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专业发展路径,有效缩小了城乡教师的能力差距。

平台建立的数字化资源库更是成为教师们的“百宝箱”,从精品课件到实验演示视频,从分层作业设计到学业评价工具,丰富的资源支持着教师因材施教,许多农村教师借助这些资源大胆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讲授与多媒体互动有机结合,课堂活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参与空中课堂项目的学校教师教学水平测评优秀率较三年前提高了27个百分点,这背后正是持续的专业引领产生的叠加效应。

家校社协同育人:编织全方位成长支持网

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新疆教育电视台创新性地将家长学校纳入空中课堂体系,每周固定的亲子共学时段里,心理学专家讲解科学育儿方法,优秀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吐鲁番市的高淑珍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她说:“以前总担心自己文化程度低辅导不了孩子作业,现在跟着电视里的老师学了很多沟通技巧,和孩子的关系反而更亲近了。”这种辐射家庭端的教育服务,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社区教育资源也被充分激活,假期里,各地文化馆、科技馆纷纷接入空中课堂网络,推出非遗传承、科普实践等特色课程,伊犁州的锡伯族老艺人通过直播教授贝伦舞基本动作,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克拉玛依市科技馆的虚拟实验室则让孩子们在云端体验航天模拟训练,这种校内外衔接、家校社联动的教育形态,正在重塑边疆地区的育人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新疆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已走过十余载春秋,从最初的单向广播到现在的双向互动,从单一学科覆盖到全学科融合,从单纯知识传授到综合素质培养,这个不断进化的教育平台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它既是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举措,当镜头扫过天山南北座无虚席的远程教室,当耳畔响起不同语言汇成的朗朗读书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奇迹,更是教育公平的伟大进程,这座跨越天山的知识桥梁,必将继续承载着边疆孩子的梦想,通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本文 红茂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poi.hk858.cn/posta/10517.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